横渠先生不姓张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7k8k小说www.7k8k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像张震山之所以敢大规模的晋升武者,一则是因为这些人都跟随张震山打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斗,家小也生活在后山堡之中。

可以说感情深厚,而且每家每户都摆脱了困苦的生活,重新获得了生机,每个人都得到了太多太多。

最重要的是张震山把每个月给他们的饷银从二两提高到了十两银子,而且晋升二品即担任小旗官职位,等队伍扩编,就是名副其实的基层军官。

至于阿生,张震达他们晋升三品的武者,每个月更是有二十两银子。

一品武者则统统每个月三两银子,担任基层士兵。而再招纳的新兵,每个月二两银子,只要晋升一品,当即转正,待遇提升。

可以说后山堡的士兵待遇无人能及,即使是边军那也望尘莫及,而且这还是在大家一致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结果。

要不然很可能会更高,因为张震山明白,未来的路靠自己是走不通的,他能给大家的也就只有这些银子了,但换回来的却是大家伙真心的付出和珍贵的性命。

杨景民和张震山的两支队伍一前一后的前进着,可以说两支队伍差距非常,不谈装备。

就说严整的队列,寂静肃杀的氛围,即将要面对沙场的淡定,每个人的实力和自信。

没有一点的可比性,甚至浮山所的队伍中,那些士兵频频的回头张望,他们羡慕的看着那些高头大马和铁甲头盔。

他们要是能有,就好了。他们生存下去的几率就会放大无数倍了。他们每个人就都能完整安全的回家了。

而随着战场的临近,浮山所士兵本来越发浮躁的情绪,也因为身后那支铁甲大军的存在,而变得越发安稳和深沉。

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我们总是潜移默化的被身边的事物或人影响,尽管我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。

雄崖千户所在鳌山卫东北方向,跟浮山所距离鳌山卫的距离差不多,都在三十五里上下。

鳌山卫指挥使带领的队伍并不着急啊,以每天二十里的速度,稳扎稳打,一步步前进,争取把所有可能的漏洞都扼杀在襁褓之中。

而张震山和杨景民的队伍则每天行军四十里,上下午各二十里,士兵们也可以接受。

而且侦骑纷繁交替,一直紧紧的跟随着鳌山卫指挥使队伍的后面,既不被发现,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员。

必须做到大战爆发前的绝对保密,这是张震山和杨景民必须要求侦骑们做到的,否则一切皆休。

期间四散而出的侦骑还遇到了前来打探情况的锦衣卫,来人是董方旗下的周纯,因为张震山提前就跟董方打过招呼了。

近几天争取把雄崖千户所和鳌山卫附近的探听任务主动揽下来,

张震山还不想让自己手下实力尽早的曝光在众人面前,即使是锦衣卫他也要提防一番。谁知道会不会突然反噬呢?

所以这几天附近的任务都是周纯和孙千几人在负责,可以说是他们在封锁即墨和胶州过来探听消息的人马。

能做到让锦衣卫帮忙封锁消息,在这偌大的胶州大地上,恐怕也只有张震山一家了。

对于他们几人,张震山只能报以信任了,甚至是董方小旗官,他究竟有没有把后山堡的实力或信息上报,张震山都一无所知。

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没有,然后快速的发展实力,等到一定时间,即使被众人知晓,被董方上报,也无济于事了。

可事实上,董方很久之前就已经把张震山后山堡的实力上报总旗大人了,

以至于那天总旗大人见过张震山之后,才会又好奇的翻看起关于张震山的各种情报。

不过这位总旗大人不知出于何种原因,如此机密的情报并没有继续上报,而是随意的放在自己居住的小院,也许有她自己的打算。。。。。。

天地雪白一色,天空蔚蓝一片,本应普照大地的太阳时隐时现的徜徉在天际。

寒风吹过枯败的密林,已经再扯不上任何一点干系。雄崖千户所所城大门紧闭,城垛上站着满满当当的家丁和护卫。

各个胯刀持枪,神色紧张,感受着多年未曾经历的杀戮气息。

就连崔公子也是裹得严严实实的在保护下眺望前方,那距离城墙只有一里多地的鳌山卫大营。

那是一个方方正正的,结构合理,防御完备的标准行军大营。只有前后两门,四周都是用实木打桩固定的木墙。

为了能抗住敌方的冲击,还特意在横向又加固了一番。

可以说在没有冲车,撞门柱等器械下,单凭人力,想从四周进入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

前后两个大门也是用数十根巨木结扎而成,像一面木墙,挡在缺口上,每次开合都需要二十几个大汉,才能缓缓拉动。

看着建造营地的架势,鳌山卫指挥使是打算以逸待劳了。

他根本就没打算强攻雄崖千户所的所城,让崔公子和众人之前的谋划徒劳无益。